您当前的位置: 沈阳六一儿童医院 > 抽动症 >

抽动症

8岁小孩总咧嘴咋回事

来源:沈阳六一儿童医院 |发布时间:2025-11-10

        许多家长发现自家8岁左右的孩子频繁咧嘴,有时伴随挤眉弄眼或发出怪声,这种情况可能属于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行为表现。需要结合频率、场合及对孩子社交学习的影响综合判断,建议家长先通过日常观察记录行为特点,避免过度提醒或批评孩子。

        常见原因分析
        频繁咧嘴可能涉及多种因素。部分儿童可能因近视、散光等视力问题不自觉地眯眼咧嘴;过敏鼻炎、结膜炎等不适也会引发面部动作。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情况如抽动障碍,常表现为快速、重复的肌肉运动或发声。此外,情绪紧张、焦虑或习惯性动作等心理行为因素也需要专业评估。

        专业检查建议
        沈阳六一儿童医院生长发育科医生曲凤媛主任提示,当孩子持续出现异常面部表情并伴随学习困难、社交回避时,需进行系统评估。医院通过儿童行为量表、视频记录分析、神经生理检查等多维度诊断方式,区分生理性习惯与病理性表现。家长可拨打官方预约电话13032483790获取初步咨询指导。

        多学科协作干预
        针对不同成因需要采取差异化方案。儿童神经内科医生李淑丽医生指出,对于抽动障碍引起的症状,可采用行为干预与神经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。若存在心理因素,青少年心理科医生会通过沙盘治疗、情绪管理等手段进行疏导。沈阳六一儿童医院设有联合诊疗模式,由生长发育科、神经内科、心理科医生共同制定干预计划。

        家庭配合要点
        家长应注意避免反复提醒或强制制止孩子的不自主动作,这反而可能加重症状。可通过规律作息、适度运动、减少电子屏幕时间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。王飞医生建议家长定期记录行为变化,这些记录能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重要参考。医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中兴二巷3号,设有家长课堂指导家庭康复方法。

        持续关注与支持
        儿童行为发育是个动态过程,需要长期跟踪观察。杨立新医生强调,多数孩子的面部异常动作会随神经系统成熟逐渐改善,但若伴随注意力不集中、学习倒退等情况应及时复查。沈阳六一儿童医院建立了个案管理服务体系,由专科护士定期随访,帮助家长掌握居家干预技巧,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。